红外线的分类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。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、蓝、青、绿、黄、橙、红颜色的光线(光谱)。红光外侧的光线,在光谱中波长自0.77μm至1000μm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,又称红外线 [1] 。 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范畴,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电磁波 [2]。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,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、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,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、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。 红外线是一种光波,它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短,比可见光长。肉眼看不到红外线,任何物体都发射着红外线。热物体的红外线辐射比冷物体强。 自然界有无数的远红外放射源:宇宙星体、太阳;地球上的海洋、山岭、岩石、土壤、森林、城市、乡村、以及人类生产制造出来的各种物品,凡在绝对零度(-273.15℃)以上的环境,无所不有地发射出不同程度的红外线。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。由能量守恒定律得知,宇宙的总能量不会增加,也不会减少,只可以改变能量的方式。热能便是宇宙能量的一种,可以用放射(辐射)、传导和对流的方式进行转换。在放射的过程中,便有一部份热能形成红外线 [3] 。红外线放射速度与可见光线相同,而且能够像光一样直线前进;如果使用反射板,便能改变它的传导方向。 几十年前,航天科学家对处于真空、失重、超低温、过负荷状态的宇宙飞船内的人类生存条件进行调查研究,得知太阳光当中波长为 6000~15000纳米的远红外线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。因此,人们把这一段波长的远红外线称为“生命光波”。这一段波长的光线,与人体发射出来的远红外线的波长相近,能与生物体内细胞的水分子产生最有效的“共振”,同时具备了渗透性能,有效地促进动物及植物的生长。 远红外线产生 产生远红外线主要方法选择热交换能力强、能放射特定波长远红外线的材料,然后加工制造成各种形式、各种用途的的产品。远红外线纤维产品所采用的材料能有效放射5.6um-15um的远红外线,占整体波长90%以上。常用发生远红外线的材料和产品有如下种类: 1.生物炭:例如高温竹炭、备长炭、竹炭粉、竹炭粉纤维以及各种制品等。 3.电气石:例如电气石原矿、电气石颗粒、电气石粉、电气石微粉纺织纤维以及各种制品等。 4.远红外陶瓷:例如利用电气石、神山麦饭石、桂阳石、火山岩等高负离子、远红外材料按照不同的比例配各种用途的陶瓷材料,再烧制成各种用途的产品。 6.金属氧化物及碳化硅:致密多孔的金属氧化物薄膜如氧化铝、氧化铜、氧化银,以及疏松多孔的碳化硅物质,在温度高于150摄氏度时发出的远红外线,波长主要集中在8~13微米,是石英管﹑红外线灯泡﹑线管之类产品始终无法达到的。 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不同,红外线划分范围很不相同。 把能通过大气的三个波段划分为: 近红外波段 1~3微米 中红外波段 3~5微米 远红外波段 8~14微米 根据红外光谱划分为: 近红外波段 1~3微米 中红外波段 3~40微米 远红外波段 40~1000微米 医学领域中常常如此划分: 近红外区 0.76~3微米 中红外区 3~30微米 远红外区 30~1000微米 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,波长0.76~1.5微米,穿入人体组织较深,约5~10毫米;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,波长1.5~400微米,多被表层皮肤吸收,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。(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把2.5微米以上的红外线通称为远红外线 [5] 。) 东莞市赛川塑胶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于一体的透红外光学材料综合服务型企业,创立于2010年,是国内知名的透红外光学材料研制生产企业。赛川塑胶主营产品应用于红外窗口、红外摄像、红外触控、红外监控、红外热成像、 红外感应、智能家居、蓝牙耳机、手机镜片、智能仪器面板、激光雷达罩材料、机器人、安防、汽车、军工等应用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发。已研制红外线透过塑料颗粒,红外滤光板,红外滤光片,红外滤光膜,红外滤光条。材料的表面颜色有黑色、白色、深红色或咖啡色等,其它各种颜色性能都可根据客户要求订制。红外透过材料光学性能稳定,超强穿透,抗干扰能力强,对可见光,强光的屏蔽性好,能透过575nm-1600nm以上波长的近红外区域,红外透过率根据部件的厚度、工作波段和颜色要求,透过率可达到88%-94%之间。 联系人:李先生 18566556003 |
|